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积极构建起“政治引领‘筑魂’、组织建设‘筑基’、育人根本‘筑梦’、事业发展‘筑力’”的“四维一体”党建工作体系,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全面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力。多年来,学院党委坚持练好办学育人基本功,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实思想和组织保证,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一、明确党委政治核心,坚持政治引领“筑魂”
学院党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双周学习制度,定期编印理论学习材料,实现了“周讨论、月主题、季总结、年考核”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目标要求。同时,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在教师引育、课程建设、学术活动等重大问题上把好政治关,在涉及办学方向、师资队伍建设、师生切身利益等方面的问题上开展专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构建“五导五强化”体系全面提升学院党建水平》,获评山东省高校中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
学院党委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建和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把组织优势转化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际效能,形成“问题不回避、攻坚不犹豫、服务不止步”的工作作风。此外,为更好地开展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学院党委还组织党员深入矿区、企业、党性教育基地等开展“师生党支部共访青岛院士港”“墨色乌金煤企行”“燃梦井冈山”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
二、建强支部战斗堡垒,推进组织建设“筑基”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学院党委不断加强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严抓党支部书记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定期督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落实情况。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实现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同时定期举办党支部书记(委员)专题培训班,推动党务和业务同向发力、联动提升。近年来,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山东省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单位,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全国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单位。
落地才能生根,根深才能叶茂。一方面,学院党委着力强化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连续打造了“金葵花燃梦计划”“党员青蓝接力计划”等叫得响、有影响、有实效的品牌项目。另一方面,学院党委不断优化党支部设置,根据学院学生培养需要,以专业为基础,按照本硕博“一体化”纵向调整,保证党支部工作的延续性和党员培养的连贯性,并积极探索新型党支部建设路径。通过新型党支部的创建,学院党委将党建工作渗透到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各环节,凝聚各团队思想,促进团队业务发展。2018年,学院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团队荣获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荣誉称号。
三、强化先锋模范引领,围绕育人根本“筑梦”
组织兴则党兴,党员强则党强。学院党委实施党员先锋行动,深挖校史、院史中的精神谱系,组织党员师生骨干成立理“响”之声宣讲队,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时代色彩和时代元素,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植根于师生心中。宣讲队连续面向学校、乡村、社区、部队等开展理论宣讲近百场。学院拍摄的微党课《小推车推出大胜利》在山东高校辅导员讲党史优秀短视频展示中获得一等奖,并在“学习强国”平台展播。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教工党员的科研优势,深入开展“党员科研活动日”活动,通过传、帮、带提升教师整体科研能力。此外,学院还以师生党员为带头人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院学生斩获国家级金奖,实现我校历史上在此项比赛中金奖零的突破。
学院党委扎实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快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引导本科生早进实验室,促进教研融合、师生相长。为广泛传播党员中优秀学者、学子、校友的成才故事,学院先后推出《旗帜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传承的力量》“网络思政三部曲”,全方位展现这些优秀党员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以模范典型的精神力量,感召和引导应届毕业生中的党员带头到国家发展落后地区和基层就业,树魂立根、建功立业。5年来,学院共有193名毕业生到内蒙古上湾煤矿采煤队、青岛市泊里镇后松园村等条件艰苦地区就业,在毕业生党员中占比30.9%。近几年,学院毕业生当中涌现出“感动中国十大杰出矿工”1人、入选“全国大学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1人、“携病母求学工作”温暖全国矿山的业务骨干1人,立德树人成效显著。
四、深化党政双向融合,促进事业发展“筑力”
学院党委坚持党政齐抓共管,深化双向融合,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精心谋划发展规划、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形成工作合力。不断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以“三重一大”为重点内容的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事决策清单,做到“联席不分席、联手不推手、联心不离心”。
学院党委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开办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班(宋振骐院士班),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提升学生专业荣誉感和认同感。同时,推动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相融合,开展以“先锋引领聚人才的凝心工程、多措并举育人才的专心工程、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精心工程、营造环境为人才的暖心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四心工程”,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相融合。实施课程思政攻坚计划,组织专业教师与党员骨干、学团管理人员联合攻关,重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党建、教研、学团“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学院教师中,1人获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泰山学者”攀登计划,2人入选“青年泰山学者”,2人获评山东省教学名师,1个教师团队被授予“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院党委集聚优势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与社会服务相融合,深化与企业合作交流,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共建“煤矿充填开采国家工程实验室”,搭建煤矿重大灾害预警大数据平台,为煤矿塌陷地治理规划、政策与标准的制定、技术指导与服务等提供有力支持。作为第一完成单位,2017年学院承担的“煤矿深部开采突水动力灾害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学科建设中,学院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矿业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党委将切实履职尽责,改革创新、奋勇争先,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继续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和教育工作的论述,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优异成绩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时代答卷!
(作者简介:董桂刚,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作者:董桂刚
编辑:扈美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