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大“赫艺乡筑”实践团:以艺术之力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16 14:17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作者:许晓飞 沈一涛 A+A-
-分享-

  暑期里,一支由山东师范大学赫尔岑国际艺术学院本硕13名学生组成的“赫艺乡筑”实践团来到青岛崂山区乡村,带着“艺术赋能·文化筑基”的使命,用艺术的力量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激情。

  美育进村,点亮乡村儿童艺术梦

  在王哥庄黄山村幼儿园,实践团为孩子们带来了特别的惊喜。成员们不仅送上了蜡笔礼物盒,还精心开设了“手印寄情”“节拍韵动”“漆扇手造”等丰富多彩的美育课程。课堂上,孩子们在欢快的氛围中尽情发挥想象,用小手创作出一幅幅充满童趣的作品,敲打出一段段欢快的节奏。实践团成员巧妙地将专业的艺术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高品质的艺术教育真正走进了乡村儿童的日常生活,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墙绘包装,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在青山村,实践团成员以当地独特的渔村文化为灵感,巧妙融入自然风光与历史传说,精心创作墙绘作品,为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如此,他们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设计了一套环保包装升级方案。新包装既体现了乡村特色,又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村落文化辨识度,有力推动了乡村建设向生态化、特色化和推广化方向发展。

  文艺汇演,凝聚乡村浓浓乡情

  在小河东村,实践团精心策划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队员们与村民同台献艺,演绎经典曲目,凝聚了乡情乡谊。实践团成员还深入乡村,系统调研记录当地风土人情,采访基层老一辈文字工作者,为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素材。

  沉浸体验,探索非遗现代转化之路

  崂山区非遗文化资源丰富,山海特色鲜明。实践团成员先后走进王哥庄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大馒头非遗传承中心和晓阳春茶博物馆等场所,沉浸式体验了海洋贝雕、道家古乐、茶道文化、花样面食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深厚底蕴。在感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同时,他们结合自身专业,积极思考非遗文化的现代转化问题,探索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的创新结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街校共建,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艺术院校深度服务乡村振兴,山东师范大学赫尔岑国际艺术学院与王哥庄街道举行了乡村振兴街校共建签约仪式,并同步揭牌“山东师范大学赫尔岑国际艺术学院美育实践基地”。赫尔岑直属党支部书记李华臣在仪式上表示,双方将以“创作一传承一转化”的新型模式,持续探索有效路径,通过设立非遗工作坊、打造音乐文化基地、开发特色研学路线等具体项目,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大地为纸、青春作笔”。实践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艺术作品不能仅停留在校园展示,更要让专业学习落地生根,提升乡村活力、优化群众生活、服务社会发展。

作者:许晓飞 沈一涛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难忘英雄!母校毕业典礼上,3209名毕业生痛悼援坦救人牺牲学长张军桥

6月27日,毕业生张振告诉记者,学生几乎无人不知张军桥老师的事迹。提起他时,张振忍不住再次落泪。

07-01 09:16极目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铜像揭幕落成

在当代著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30日,顾准铜像在山 ...

07-02 08:41山东财经大学

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在青岛工作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网站更新学校领导信息,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07-02 14:31山东理工大学网站、大众新闻客户端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