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地处潍坊,道承齐鲁、襟连海岱,有着8000年悠长文脉,享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46年的办学历史,也积淀了学校鲜明的财经商贸特色。这共同赋予学校以职教力量助力潍坊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赋能乡村振兴的使命和深厚底气。
以“纸”结缘,专业平台立项托底。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主持建设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临朐桑皮纸技艺传承与品牌推广创新平台,以职教力量助力非遗打破圈层,与更多热爱者相遇,带动活态传承和三产融合发展,带火“冷门绝学”,助力乡村振兴。
以“创”赋能,千年非遗焕发新生。学校开发桑皮纸高端文创产品。将桑皮纸与潍坊风筝、高密剪纸、扑灰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等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设计制作台灯、团扇、花伞、书签等系列生活用品,满足人们对于高端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创意赋能高端书画用纸和高端文创产品,成品纸从古籍印刷、书画制作、典籍修复扩大到桑皮纸风筝、年画、剪纸、医药用纸等,累计开发出文创产品50余种,使千年非遗焕发新生。
以“融”为媒,无形之韵走向生活。山东经贸职业学院以技艺传承与项目孵化为重点,构建非遗推广融媒体矩阵,实地拍摄短视频,开展网络直播推广与销售,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行业产业联姻。助力发展桑皮纸制作技艺、桑葚采摘、桑叶茶等相关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当地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捞纸、乡村旅游、文创产业等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以“文”化人,青年学子接棒传承。山东经贸职业学院通过公开课、实地研学等形式,让青年学子学生与大师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感受非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感悟到追求卓越、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让非遗传承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
职教力量,让文化超越时间、地域的藩篱,表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支撑和滋养当下,让文化不但有“软实力”,还有 “硬核力量”。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和党建引领,既能够让民办学校把稳发展的“方向盘”,又为助力其发展提供了“推进器”。日照市委教育工 ...
山东职业学院创新开展“四点”对话活动,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师生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将矛 ...
职称评审是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是引导教师更好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关系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烟台市教育局通过把 ...